现在位置:首页 >> 中心成员 >> 林业史料数字化研究室

邹虎

○    邹虎


讲师


2018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兼任中文系副主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

 

 项目情况: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元代碑刻俗字词汇研究及语料库建设

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宋元碑刻异体字整理与研究

主持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元代碑刻辑释》

 

代表成果:

 

●著作:

1.邹虎,元代碑刻辑释,凤凰出版社,2022年;

2.邹虎,魏晋南北朝石刻新出字形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17

 

●论文

1.邹虎.《隋代墓志铭汇考》字词校理十二则[J].中国文字研究,2020(31):133-137.

2.邹虎.隋代石刻俗字考释六则[J].中国语文,2018(4):470-476.

3.邹虎元代石刻刻工拾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8(5):50-55.

4.邹虎元代左庭墓志考释[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1):73-81.

 

 

研究方向:


汉字发展史

出土文献整理

训诂学

 

代表性项目成果

   

主持完成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元代碑刻辑释》。有元一代,碑刻形制及体裁面貌较前代稍有差异,制式以石碑为主,墓志受到官方抑制;在体裁上出现口语色彩较浓的令旨碑文,而宗教和法律性碑刻亦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本项目将对元代碑刻进行穷尽性搜集整理,以碑拓材料为依据,进行文本释读,对其中的俗字俗词进行注解。广搜碑刻传世文献版本,包括元人别集、明清方志或金石专志,以及今人注本,通过比勘互验,呈其差异,订诸本之失。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元代碑刻俗字词汇研究及语料库建设”,最终研究成果为《元代碑刻文字词汇研究》。本课题首次对元代碑刻文字,特别是俗字进行全面整理,反映新产生俗字的基本面貌。集中精力,以例释的形式,分析历史汉字的形变轨迹和变异规律,揭示元代碑刻俗字的根本特征。通过字形勾连,贯通字形发展演进的古今序列,填补汉字在近代时期的关键词形空缺,为汉字发展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字形参照。同时,综合分析元代碑刻俗字来源,探讨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的重要价值。对元代碑刻文献词汇进行分类梳理,并作专题探论。在研究类目上,着力于探讨元代碑刻两大类别,即法律碑刻和宗教碑刻中的的专有词语,凸显其时代特色,为近代汉语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