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银
2023-03-14 /
○ 王富银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为南京林业大学森林文化研究室成员、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CATTI评审专家,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主要译著有《环境、权力与不公》《经验主义问题》等。
2004年6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课程结业,先后在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工作。2014年晋升副高职称。2016年获聘MTI硕士生导师;2016-2017受省委组织部选派,以科技镇长团团员的身份到连云港东海县教育局任副局长。2018-2019年受省留学基金资助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访学。
2008年、2012年获“南京林业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2011获“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自2009年始,指导学生参加NECCS多次获得三等奖、二等奖和一等奖。
2011年获江苏省首届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2017年获连云港东海县人民政府颁授“科技服务突出贡献奖”;
2019年获聘连云港东海县“科技顾问”。
项目情况:
主持完成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翻译学的语言哲学视角研究;
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两项;
主持完成江苏省社会科学精品应用工程基金项目1项。
代表成果:
●译著:
1.王富银,环境、权力与不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
2.王富银,Donghai——Capital of Crystal,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3.王富银,经验主义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论文
1.王富银.驴运即人运 [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5):49-56.
2.王富银.口译记忆机制与记忆策略训练[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8(03):68-71.
3.王富银.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权力关系研究[J].语文建设.2012(11):75-76.
4.王富银.名称变体与社会语境变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01):223-224.
●奖项
1. 2011年获江苏省首届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2. 2017年获连云港东海县人民政府颁授“科技服务突出贡献奖”;
3. 2019年获聘连云港东海县“科技顾问”。
研究方向:
中外翻译史 西方文明史 非洲环境史
代表性项目成果:
1.南京林业大学王富银译著:《环境、权力与不公》,202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为:呈现的是位于南非喀拉哈里沙漠边缘地区,库鲁曼黑人的社会环境演变历史。探讨了几个连续时期——殖民到来之前的茨瓦纳农牧酋长时期,开普前沿时期,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种族隔离时期,以及20世纪80年代作为博普塔茨瓦纳人的家园时期。《环境、权力与不公》展示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因阶层、性别和种族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对应物理环境资源分配。通过探讨历史上的生物、地理和气候因素影响,本书力图说明:相较于自然环境条件的欠缺,半沙漠地区的生存挑战更多地起因是出于人为的不公。实际情况是,当权者借助环境获取并行使优越于他人的力量。而自然环境则是缓解了边缘人群所遭受不公的影响。
2.南京林业大学王富银CSSCI论文:名称变体与社会语境变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主要内容为:语言哲学中有关命名的理论主要有“摹状词理论”和“历史因果命名理论”两种。前者强调社会存在实体的特征,后者侧重对社会语境的考虑。社会语境因素对同一事物的初始命名和后续改名作用机制具有同一性,对语言的使用具有社会规约性和过滤器作用。任何社会语境下的命名都包括特有的价值内涵,同一事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命名由特定的社会语境决定,它的变化同时又折射社会语境的变化。
3.南京林业大学王富银核心期刊论文: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权力关系研究[J].语文建设.主要内容为:网络流行语无疑已经成为年轻一代求新、求异心理的一种外化表现,也是反应时代发展前沿信息的第一手资料,是映照年轻一代内在心理的镜子。结合社会学关于知识和话语权力理论的研究意在揭示网络流行语的本质特点。网络流行语的现实生态映照特定群体对较高社会权力的集体诉求,也映照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使用主体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通过一系列排他性知识体系在虚拟世界中争取和保护自己的话语权、提升自己的社会权力地位,他们所采用的异化表达手段本质上是一种会话策略。